主页 > 品牌建设 >

“非遗”烧饼和750万元利税

时间: 2012-09-24 10:43 来源: 作者:

    经济形势严峻,但旅游业增长“风景这边独好”,成为各地扩内需、促消费的“抓手”。山东利用暑期、中秋、国庆消费热点,搭建“休闲汇”消费平台,一批引领休闲消费的行业和企业崭露头角。从今天起,本报推出专栏,讲述与休闲有关的创富故事,以期对有关行业和人士有所启迪,敬请关注。

    新建不到一年的周村烧饼博物馆,是周村古商城里的“旺铺”。在这里,一张张薄薄脆脆的烧饼,写满历史。
整座周村烧饼博物馆分为三层,地上一层为展厅,地上二层为休闲区,地下一层是烧饼现场制作展示厅。沿用老房子的门脸,外观古香古色,与商城整体风格非常融洽,走进去却发现里面充满现代时尚气息,通过声、光、图文,现代传媒细说“烧饼文化”。观摩操作间,制饼师傅将沾满芝麻的薄面片托在手背,“啪”地一声贴在炉子内胆顶壁上,炉子转了十几秒钟的工夫,饼就熟了,顺着坡梯滑进藤篮。“周村古商城刚开业时,只有这样的一台炉进来。”投资建博物馆的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兆海说。周村是历史上有名的旱码头,2004年的旱码头文化节上,员工们从厂里把打烧饼的第一台炉搬进古大街,从此在这扎下了根。

    博物馆里有处周村火车站月台的场景,张兆海说,周村烧饼最早是从火车上走出去的,火车一来,小贩们就凑到车窗,把烧饼卖给车上的人。现在,古商城又成了周村烧饼的对外窗口。2006年,公司将第二台炉搬进古商城,烧饼现烤现卖的生意开始越来越火。“我不知道是旅游成就了周村烧饼,还是周村烧饼的名气带旺了古商城的旅游,总之周村烧饼的名气和旅游人气是同时节节攀升的,有些早期搬出去的商户现在后悔了。”张兆海说,起初的周村古大街,人气远没有现在这么足,而且那时候公司才从原来的食品厂改制了不到3年时间,品牌建设刚刚起步。

    “刚成立公司那会我们也在想,周村烧饼这块‘老字号’不能在我们手里砸了牌子。而这张烧饼该怎么吆喝?人们关心它的什么?它是怎么来的?工艺是怎么传下来的?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来最好?一连串的问题,随着周村古商城的开业迎刃而解。”张兆海说,周村烧饼历史悠久,在旅游街区站住脚的这几年,让他看到借助旅游之势发展烧饼事业的契机。2008年,“周村烧饼制作技艺”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9年,在公司经营刚刚发展壮大的时候,张兆海和公司高层商量又做了个决定,投资2000万搞个周村烧饼博物馆,把“非遗烧饼”做成古大街上能吃的文化,让游客“把‘周村’带回家”。“这是个算大账的决定。做周村烧饼是个事业,不是企业,也不是一代人的事,是代代人的事。套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,是传承中国人舌尖上的文化。”博物馆开业后,2012年春节,曾创下一天纳客3万人的记录。

    以传统手工工艺为主的作坊式企业,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,是当前很多“老字号”、“非遗”在探讨的问题。在依托文化包装,旅游搭台的基础上,“周村烧饼”成功了。2011年,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卖出了8000万的营业额,上缴国家利税750万元,连续多年列入周村区纳税大户20强企业。在张兆海看来,如果仅把周村烧饼当做地方小吃,未免过于单一。正在进行的休闲汇给他带来了启发。他说,从地方特产到旅游商品,这是周村烧饼经历的两个阶段,将来还要向休闲商品的定位发展。现在古商城街面上没什么休闲娱乐的去处,想找个地方喝杯饮料坐坐也难,故而来参观的人群多是跟团走马观花,匆匆而过不停留。说起来,周村烧饼是种休闲食品,休闲食品不仅是在休闲的时候吃,还要讲究休闲的吃法。所以,公司考虑在博物馆楼顶开个茶馆,目的是想让来到古大街的游客放慢脚步,在这里休息一下,喝杯茶,尝尝烧饼,聊聊天,多看看周村的历史,体味周村烧饼的文化,现在茶馆已经快营业了。

    休闲主题,也许是周村烧饼续写的下一个故事。


(责任编辑:admin)
    顶一下
    (0)
    100%
    踩一下
    (0)
    0%
    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 Copyright © 2023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www.bjscyx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6007338 号
    联系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小马厂6号华天大厦2410室 邮政编码:100038 联系电话:15101099120 合作邮箱:bjys3634@sina.com